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守护”养老钱“专栏
        【“改优促”作风建设年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】守护最美”夕阳红“
        时间:2022-05-23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         

        【引言】 

        近年来,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持续高发频发,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的重大隐患。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知识不足、辨识力不强等弱势特点实施诈骗犯罪,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,其犯罪手段层出不穷,且涉及领域广泛。

        图片

        典型案例  

        2022年3月,退休李奶奶一个人在繁城老家住,老伴被接去外地带娃不在身边,这一日中午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是慢性病防治中心的专家。专家每天好几个电话对李奶奶嘘寒问暖,聊天中得知老人患有高血压,年前还查出来血糖偏高、还有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,说正好有特效药可以治愈这些疾病。在专家的“热心”推荐之下,老人拿出存折取出养老钱10万元购买"特效药"。一个月后,李爷爷回家才得知李奶奶被骗了,遂报警。

        图片

        以案释法 

        第二百六十六条 【诈骗罪】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【检察官提醒】 

         

        类似的养老诈骗屡屡发生,损失惨重,钱财往往难以追回。在此,呼吁老年朋友警惕以下几种情况:
         

        1.“洗脑讲座”不可信
         

        不要参加所谓的听讲座送礼品、免费旅游、免费茶话会、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,大量的炒作概念,灌输思想,都是为了让老年人思想松动,卸下防备,从而陷入诈骗套路。

        2.“免费午餐”不可要 

        不因蝇头小利而动心,就不会因小失大。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,你所占的“便宜”最终都会“加倍奉还”,广大老年朋友一定谨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。

        3.“殷勤讨好”不买单 

        所有的夸下海口,都是空头支票;所有的无事献殷勤,大多有利所图。任凭“吹”的天花乱坠,也要保持理性的认知,高度的警惕,犯罪分子“讨好卖乖”的最终目的就是我们口袋里的人民币。

        请广大老年朋友一定要看好自己钱袋子:
         

        1.掏钱之前请三思 

        在决定支出大量钱财时,在准备掏钱的千钧一发之际,请广大老年朋友多和家里人沟通,多问问子女意见,三思而后行总不会错。

        2.正规渠道办事务 

        歪门邪道必有妖,任何人的“神通广大”后面必定是非法手段,广大老年朋友在办理相关事务一定要到国家设立的正规相关机关、单位,切勿相信他人“关系”“门道”。